肺炎疫情:中國逾百學者聯署促言論自由 對習近平敲響新一輪警鐘
2020年 2月 26日
新冠病毒肆虐,在中國國內感染超過7.8萬人,人道悲劇在湖北地區不斷上演。疫情近期蔓延至臨近中國的韓國和日本,甚至擴散到歐洲的意大利,以及伊朗等中東地區。
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近日在一次17萬人電話會議上稱,「黨中央對疫情形勢的判斷是準確的,各項工作部署是及時的,採取的舉措是有力有效的。」並未承認疫情爆發前的掩蓋與延誤。
上百名國際知名學者近日公開呼籲,歸還言論自由於人民,對習近平敲響新一輪警鐘。多名學者對BBC中文說,疫情蔓延凸顯出中共在處理信息上的弊病,不僅危害自身國民,也對其他國家影響深遠。
言論自由成焦點
中國醫生李文亮早期發病前,曾通過微博告誡周圍朋友,「華南水果海鮮市場確診了7例沙士(SARS)患者」,但被當地警方以「發佈不實言論」而訓誡。後來疫情在全國蔓延,李文亮亦因感染新冠肺炎病毒而病逝,民眾憤而覺醒,稱李文亮為「疫情吹哨人」而致以悼念。
然而網絡上持續有人遭到刪帖,不論謠言與否而遭到禁聲,甚至封號。普通民眾因害怕被指造謠而講話謹慎,中國再度集體禁聲。類似「吹哨人」被訓誡之事件恐重覆上演,令災難在全球蔓延。
面對中國集體禁聲,2月22日,美國漢學家、哥倫比亞大學教授黎安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教授林培瑞和法國賽爾奇•蓬多瓦茲大學教授張倫等人在學界發起聯署公開信,呼籲中國兌現《憲法》所規定的公民言論自由。
公開信的作者稱,李文亮事件反映出中國言論自由喪失,進而導致疾病預警機制癱瘓,令新冠病毒「如入無人之境,肆意荼毒生靈,造成慘烈災害」。與此同時,中國當局延續自去年年底開始的打壓中國維權律師及公民運動人士的行動,公民活動家、北京大學法學博士許志永在廣州被警方帶走,許志永被捕令言論自由狀況「雪上加霜」。
撰寫者還引述習近平2012年上任之初所強調的「依憲治國」和《憲法》規定的中國公民享有言論自由,以及對國家機關提出批評和建議的權利。公開信將矛頭直指習近平,稱「動用國家強制機器壓制批評、壓制言論自由,有違中國憲法,有損政府和您的尊嚴」。
根據最初發佈公開信的網站China Change,截至25日已有108人簽署。簽署人遍布國際各大名校,有長期研究中國議題的學者,包括法國漢學家白夏、澳大利亞漢學家白傑明、專注中國人權問題的美國著名中國法律專家孔傑榮、專注中國政經研究的克萊蒙特•麥肯納學院教授裴敏欣等。
公開信的發起人之一林培瑞對BBC中文說,並不期待習近平本人會看到公開信,但希望公眾看到後,「長遠能起到好效果」。林培瑞稱是收到了中國朋友的求助,於是將他們一起發來的中文信件翻譯成英文,以「名義上的發起人」身份公開表示支持。
林培瑞引述艾未未說,「西方世界看到病毒,心裏慌。但實際上應該慌的,是共產黨處理信息的制度。長遠來看,這個問題比病毒嚴重得多,可怕得多。病毒一來可能揭發更深的問題,讓西方世界醒過來。我也希望,民眾能夠看到共產黨的本質的問題。」
歷史的機遇
目前病毒在全球肆虐之地,多與中國聯繫緊密,如與中國建立儒教-伊斯蘭教聯盟國的伊朗,以及第一個加入「一帶一路」投資項目的發達國家意大利。令外界質疑,中共鉗制本國人民言論自由的行為已經危害到其他國家。
紐約城市大學研究生院教授夏明對BBC中文說,「對外界來說,因為沒有信息公開、透明,不管中國現在說什麼,都沒法建立信任關係。因此非常令人擔憂。」他也簽署了公開信。
最近兩年,在中共高壓控制言論的情況下,依然有國際影響力的事件出現,對中共政權構成一定挑戰。去年,由「反送中」事件引發的香港抗議運動持續半年之久,令不少本地居民驚覺兩地融合帶來的法制危機。在台灣,民進黨順應民意繼續執政,令兩岸關係再現僵持。另外還有新疆「再教育營」事件不斷披露,引發國際關注。
夏明認為,30年來,中共對言論的高壓手段令民眾反抗無門,而現在「歷史正在打開機會的窗口」。
「幾股歷史力量正在合流,是非常好的機會,是『六四』以來最好的讓中共做出改變的機會。」他說。
中國司法宿疾之病症
除了壓制公民維權,近年來中國對全球學術自由也產生不少負面影響。林培瑞、黎安友等知名學者被禁止訪問中國大陸,失去研究、交流的機會。
香港大學法律學院的學者陳玉潔認為,打壓學術是中國政府鉗制言論的一種手段。但仍有許多學者不願意「配合」這種中國式審查。「如果有更多學者拒絶自我審查,這種手段就不太可能成功。」她是少數聯署的年輕學者之一。
陳玉潔專注中國的人權問題,她認為,新冠疫情不僅是公共健康議題,「也凸顯出許多人權問題,尤其是中國司法制度之沉痾」。
她總結道,「此次處罰吹哨人的案件、打壓追蹤疫情的學者和獨立記者、以及對一般民眾不當執法等例子,反映出的是中國公安機關處罰權力不受監督制約、普遍濫用行政拘留以及其他羈押手段等流弊。」
陳玉潔認為,當局抓捕律師及公民運動人士的行動看似與疫情不同,「實則息息相關,均為中國司法宿疾之病徵」。她提醒,「司法體制背後弊端如果沒有結構性的改變,這些人權問題就會在不同事件中不斷重演」。